本报库尔勒8月13日讯 (记者 陈彦强 通讯员 冀珊珊) 党员身份“亮”出来,每一名党员就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巴州各基层党组织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亮身份、践承诺,办实事、解民忧,将“等待上门”变为“主动服务”,让“问题清单”变为群众“满意清单”,把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且末县库拉木勒克乡巴什克其克村党支部在便民服务窗口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每季度开展一次“共产党员户”挂牌。截至目前,该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服务岗、责任区15个,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22户,按照人事相宜、人岗相适的原则设置15类42个岗位,无职党员主动认领岗位31个。
在尉犁县尉犁镇银华社区,党员干部工作期间佩戴党员徽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激励大家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该社区党支部持续深化新时代“红细胞”工程,利用“红细胞”微信小程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党员实际工作及自身特长,采用“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服务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今年以来,党员“双报到”参与人数达1400余人次,收集“微心愿”“微诉求”120余条,开展“微服务”“微治理”活动150场次,受益人数8000余人次。
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下和什力克村党支部利用“石榴籽服务站”、百姓议事厅、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广场等服务载体,今年以来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30余件,开展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等活动50余场次,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