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路

巴音郭楞日报 2023年11月02日

且末县司法局驻阿克提坎墩乡色格孜勒克希庞村工作队员帮助村民采收板蓝根。 通讯员 毛静 摄

  本报库尔勒11月1日讯 (记者 陈彦强 通讯员 冀珊珊) 连日来,若羌县财政局驻铁干里克镇努尔巴格村工作队组织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帮助村民销售稷山酸枣。该村今年种植酸枣400亩,采收期间带动30余名村民季节性务工,日均收入260元。2020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调整种植产业结构,走多元发展路径,从山西引进稷山酸枣幼苗,帮助10户村民试种50亩获得成功,随后在全村进行推广,引导更多村民进行种植。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巴州各驻村工作队不断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好经验好做法,为推进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力量。

  今年,且末县琼库勒乡墩买里村的蟠枣喜获丰收。蟠枣也称大红枣,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为拓宽村民致富渠道,且末县交通运输局驻村工作队引导村民种植170亩蟠枣,亩均增收6000元。

  在且末县阿克提坎墩乡色格孜勒克希庞村,板蓝根成为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该村地势平坦,光照资源丰富,土质为碱性砂砾土壤。且末县司法局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地理等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动员村民种植板蓝根800余亩,带动当地150余名村民增收。

  巴州中级人民法院驻博湖县才坎诺尔乡拉罕诺尔村工作队引导桃溪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优势打造桃产业,鼓励群众入股分红,采收期间带动500余名村民季节性务工,日均收入150元。

  巴州工业和信息化局驻焉耆县查汗采开乡哈尔布热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申请专项资金,投入250万元成立焉耆金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辣椒深加工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把焉耆辣椒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吸纳20名村民就业,月均收入3500元。目前,合作社生产的辣皮子和辣子面销往重庆、乌鲁木齐等地,预计年加工1000吨,产值约1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