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鹅喉羚在灌木丛中驻足凝望。通讯员 马江辉 摄
本报且末2月5日讯 (记者 刘雨珊 申凯龙 通讯员 马江辉) 连日来,在且末县的戈壁滩上,摄影爱好者拍摄到一群觅食的鹅喉羚,它们或驻足凝望、或嬉戏奔跑,成为冬日里戈壁荒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鹅喉羚俗名羚羊、长尾黄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雄羚在发情期喉部肥大,状如鹅喉,故得名“鹅喉羚”。鹅喉羚多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原开阔地,喜欢群居,移动的距离和范围较大,一般随着灌木丛的生长情况而游动。
鹅喉羚在灌木丛中驻足凝望。通讯员 马江辉 摄
本报且末2月5日讯 (记者 刘雨珊 申凯龙 通讯员 马江辉) 连日来,在且末县的戈壁滩上,摄影爱好者拍摄到一群觅食的鹅喉羚,它们或驻足凝望、或嬉戏奔跑,成为冬日里戈壁荒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鹅喉羚俗名羚羊、长尾黄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雄羚在发情期喉部肥大,状如鹅喉,故得名“鹅喉羚”。鹅喉羚多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原开阔地,喜欢群居,移动的距离和范围较大,一般随着灌木丛的生长情况而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