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农业农村局发布农资购买注意事项

农民群众擦亮眼 购买农资需注意

巴音郭楞日报 2024年04月03日

  本报库尔勒4月2日讯 (记者 薛云少 通讯员 达峰) 2日,记者从巴州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前,正值各类农资销售关键时期,该局进一步加大对农资监督检查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巴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主力军作用,及时发布农资购买注意事项,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到放心的农资产品。

  巴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农膜、种子、农药、肥料等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民群众一年的收成,千万不能被田间地头的“忽悠团”、网上误导宣传所迷惑,为让广大农民群众买到真农药、真化肥和真种子,给出以下参考建议:

  一、农药

  1.正规农药标签应包括“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文件、产品执行标准号)、产品名称、有效成分、含量、毒性、用途、重量、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注意事项和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等,标签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购买,超过有效期的不能购买。

  2.农药产品名称上随意增加如fh、cp、ⅰ型、ⅱ型、复方等字样,都是非法名称,不要轻易购买。

  3.检查包装计量。注意内外包装应完整、标识应一致,不能有破损和差异。

  4.散装农药产品假的多,不能购买。

  二、化肥

  1.看:主要看肥料的外包装、颗粒度和颜色。正规生产的肥料外包装规范、结实,外包装上标注有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生产许可证号、肥料登记证号、执行标准号、有效成分、净重、生产日期、质量保质期等。再看检验报告和包装说明是否一致。

  2.摸:把肥料放在手中用力握一握,按压、转动,根据手感进行判断。握在手中有油湿感且颗粒均匀光滑的是真的,干燥、颗粒大小不一致、表面粗糙的可能是假的。

  3.嗅:通过肥料的特殊气味识别的简单方法,对部分肥料极其有效。如碳酸氢铵有极浓的氨味,硫铵有酸味,过磷酸钙也有酸味。一般假化肥没有什么气味。

  4.烧:加热或者燃烧肥料样品,通过燃烧的情况、产生的烟雾、熔融的情况、残留物的情况进行识别。把少量碳酸氢铵放到勺中加热,呈沸腾状而且冒出大量具有强烈氨味的白烟,勺中有少许黄色的结晶体,就是真的。有些农民朋友用烟头或打火机烧识别肥料真假也是这个道理。

  5.湿:通过肥料的溶解性进行识别,把肥料放在水里进行溶解,看它的溶解性。尿素看外观很难识别真假。将尿素放在玻璃杯里,倒入蒸馏水或纯净水进行充分搅拌,如果全部溶解在水中是真的,如果出现沉浊物就是假的。

  三、种子

  1.假劣种子: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子标准的,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

  合格种子:国家标准发芽率在85%以上,包装标准发芽率大于或等于90%(包装标注)。

  2.购种时应注意事项:

  (1)看证:营业执照。

  (2)看包装:作物种类、品种名称、生产商、国家指标、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净含量、生产日期。尽量不购买散装的种子。

  (3)发票:购买时一定要开发票,购种后一定要妥善保存种子,包衣种子要防止中毒,严格按种子经营者提供的栽培措施和使用条件说明使用。

  那么,如果买到假冒伪劣农资,农民群众该如何维权呢?

  一要保留证据,保留发票、使用说明书、警示标识、种子经营者的承诺书、广告宣传品等证据,有条件可拍摄销售现场视频作为证据。二要举报,尽快向农业农村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同时,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不论这种损害是由谁造成的,遇到以下情况,都可以直接向出售种子的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不得推诿:种子质量不合格、假冒种子、未经审定或审定未通过的种子、包装标识不符合要求、过期种子、种子经营者的承诺不兑现、短斤少两、数量不足、无理由拒绝赔偿或者拖延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