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诗人金秋吟诗颂祖国

巴音郭楞日报 2024年10月14日

10月13日,参加诗歌朗诵会的会员激情朗诵巴州诗人的作品。 本报记者 邹焰忠 摄

  本报库尔勒10月13日讯 (记者 邹焰忠) 金秋最宜人。13日,巴州诗词协会举办“文化润巴州 诗词颂祖国”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歌均由本地诗人所创作。

  “细雨润如酥,满城梨花香……”

  与以往诗歌朗诵不同的是,所创作的诗歌大多取材于巴州,具有“天山诗派”的风格,朗诵者都是巴州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中华诗词、现代自由体诗。巴州诗词协会组织评委对诗歌作品、朗诵进行了点评,对获奖作品和朗诵者进行了表彰。

  “小城中间有一条河穿城而过……”当主持人陈忠民、赵凤英朗诵吴方魁的《漫话饮水变迁》时,现场响起了掌声。吴方魁说,他是用诗歌来表现轮台的变迁,以此赞巴州、颂祖国。

  又一个惊喜把诗会推向了一个高潮,现场送发了《天山诗派作品选》,巴州资深诗人潘天庆、道·李加拉、党新菊的作品入选。

  文艺表演上场了,巴州诗词协会的大漠胡杨小分队用优美的舞姿助兴。多才多艺的诗人登台献艺。唐国兴即兴唱了一首自己作词、谱曲的歌曲《巴音布鲁克情缘》,引来叫好声。

  当天,参加诗歌朗诵会的巴州诗人有60多人,朗诵作品近30首,丰富了“天山诗派”的创作实践,在赞巴州、颂祖国中助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州文联有关领导参会并提出希望,用诗歌歌颂巴州,用互联网宣传巴州。

  

  短评:

  有韵律的故事更动听

  

  中国故事自带韵律,有韵律的故事更动听,也更具有传播力。

  阐述党的思想路线、歌颂伟大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赞美锦绣山川,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赞劳动之美、话新时代平凡人不平凡的业绩、叙百姓的幸福生活,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讲好故事讲究表达与直达,受众听得懂、愿意听、喜欢听的故事才有魅力,才有传播力。

  诗歌创作与朗诵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表达形式,因为赋予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还有朗朗上口的节奏感,更能直叩心灵,更有魅力和传播力。

  诗歌与音乐是相通的,好的诗歌如同一首动听的曲子,因自带韵律而动听,也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相信,在拥有文化自信的今天,生机无限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能催生越来越多有韵律的中国故事。(本报记者 邹焰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