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枝头到舌尖 从指尖到产业

且看库尔勒如何做足“梨”文章

巴音郭楞日报 2025年04月15日

  4月10日,库尔勒园林宾馆厨师长薛长征介绍“全梨宴”。

  本报记者 赵爽 摄

  □本报记者 赵爽    

  春日库尔勒,空气中氤氲着梨花的甜香,仿佛整个城市都浸润在芬芳的诗意里,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沉浸式体验“人在花中游”的浪漫景致。

  作为库尔勒的“金色名片”,库尔勒香梨更似一把神奇的“魔法钥匙”,开启了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

  从累累硕果到舌尖美味,从指尖技艺到产业核心,这颗小小香梨正撬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杠杆,续写着产业传奇。

  科技赋能 

  香梨产业蓬勃发展

  眼下正值香梨花期,也是农技人员忙碌的时候。他们穿梭于梨园之间,指导果农进行人工授粉,为今年的丰收打基础。

  2024年,库尔勒市的香梨种植面积达40余万亩,总产量突破50万吨。

  更令人振奋的是,“孔雀河畔”商标荣获全疆林果产品首张香港优质“正”印国际认证证书,标志着库尔勒香梨品质得到国际认可。

  通过科技赋能、生态循环和文旅融合,香梨产业已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2024年采摘后,我们采取了包括施用有机肥、整形修剪、清园、肥水管理等果园管理措施。目前,部分果树已进入花期,开花情况良好,有利于授粉授精,提高坐果率。”库尔勒市香梨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库尔勒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峰介绍,品质是林果产业发展之基,想要种出精品,就是要通过标准化生产、科学监管,以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库尔勒市围绕自治区绿色有机果树产业集群建设,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智能化水肥灌溉技术、引进液体授粉等新技术的标准化体系,推动了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发展。

  库尔勒市持续推进香梨产业提质升级,在新品种引进与育种上成效显著。目前已引进21个新品种,同时加强与市场对接,推动新品种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助力香梨产业繁荣。

  如今,库尔勒市正进一步挖掘香梨资源潜力,突破单一农产品思维,将一颗香梨的价值延伸至美食研发、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多个维度,开创“小香梨、大产业”的新格局。

  文旅融合 

  “梨花经济”助力增收

  每年四月,万亩梨园银装素裹的壮观景象,为库尔勒这座城市注入了独特生态魅力与文化韵味。

  1993年,库尔勒市举办首届“库尔勒香梨节”,以“农业+文旅”模式在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2016年,第一届库尔勒香梨文化旅游节开幕,实现从单一农产品展销到文旅深度融合的跨越。2024年,库尔勒香梨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8.96万人次,收入0.54亿元。

  近年来,库尔勒市以“梨花季”为引擎,通过举办梨花节、梨园音乐会、梨乡摄影大赛等香梨文化旅游暨“梨花季”系列活动,将传统的农业生产场景转化为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游客千亩梨园漫步、赏花,还能参与赛马、刁羊、斗鸡等特色体育项目,感受“梨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单一的赏花活动,升级为集文化、旅游、经贸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品牌,成为文旅融合新业态。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借助“梨花经济”的东风,库尔勒市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蓬勃发展,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

  在阿瓦提乡吾夏克铁热克村香梨小镇阿依古丽·吾买尔农家乐,阿依古丽正忙着为游客准备特色午餐——鸡汤。她说:“去年梨花节,光是鸡就卖出去30多只,还有拌面、炒面、凉菜,收入可比以前种地多得多!”

  在阿瓦提乡,像阿依古丽家这样的农家乐,如今已经发展到14家,且一家一特色。

  “随着国家3A级旅游景区香梨小镇配置的完善,我们已培育星级农家乐4家,开发特色民宿1家。去年全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000万元,带动人均增收2000元。”阿瓦提乡副乡长古力斯坦·喀依尔介绍。

  据统计,每年“梨花季”,乡村周边农家乐的收入可增长20%以上,有效带动农民就业和乡村振兴,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

  “梨花季的库尔勒,远不止一场赏花漫步。这是一场融合文化、生态、美食、购物的综合性文旅盛宴。诚邀各界宾朋共赴库尔勒,共赏梨花之美,共品香梨之甜,共享乡村振兴新机遇,共绘甜蜜产业新蓝图,充分感受‘塞外明珠·山水梨城’独特魅力和风情。”库尔勒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黑妮木古丽·艾买提说,今年“梨花季”以“把周末交给库尔勒 共度梨享好时光”为主题,推出27项文体活动,涵盖非遗体验、民俗竞技、电音狂欢等“白+黑”全天候玩法,预计吸引游客超4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亿元。

  以梨为媒、以节会友,这种“农业+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了库尔勒香梨知名度,延伸了香梨产业链,带动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销售和文旅消费,成为库尔勒市的城市名片,也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

  正是这份独特的“梨香”魅力,让库尔勒香梨从田间地头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美食创新 

  香梨变身餐桌主角

  在库尔勒园林宾馆,许多前来用餐的顾客都会点一桌特色菜品,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那就是“全梨宴”。这桌融合地方特色的创新菜,将鲜嫩多汁的库尔勒香梨与本地食材完美结合。

  小小香梨在库尔勒园林宾馆厨师长薛长征的精心烹饪下,变幻出令人惊艳的味觉体验。除了经典的香梨辣子鸡、香梨羊肉烤包子、香梨馕,还有香梨烩虾酿、橙味香梨、桃胶香梨等创新菜品。

  每当聊起以香梨入菜的创意,薛长征难掩自豪:“库尔勒香梨清甜独特,和各种食材都能搭。把这些特色香梨菜推广出去,是我的骄傲!”

  小香梨,大文章。库尔勒市以创新思维重塑传统农业价值,通过对“一棵梨树”的全产业链开发,让传统梨园焕新升级为“生产+生态+文化+旅游”的复合型产业空间,不仅实现了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更成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构建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赢格局。

  随着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库尔勒香梨产业必将释放更大潜能,还将书写更多“小果子成就大产业”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