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库尔勒6月3日讯 (记者 陈彦强 通讯员 冀珊珊) 巴州通过精准识别培训对象、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等举措,全面推进全科社工队伍专业化建设。今年以来,全州800名参训学员实现100%线上参学率和结业考试率,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巴州党委组织部建立“三阶筛选”机制,通过政策解读会明确社区工作者定义范畴,对全州100个乡镇(街道)3609名社区工作者实施实名制分类管理。创新“基数+变量”名额分配法,在自治区分配的800个名额基础上,结合县市人口规模、社区数量及队伍现状动态调整,确保新入职及未参训人员全覆盖。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严格区分在编、专职与临聘人员,避免人员混编参训。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以政治理论为核心设置党性教育必修课,通过领导干部领学、分组研讨等形式,系统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专业能力培养突出“理论+实务”双模块特色,覆盖社会工作法规政策、社区治理创新等专题,同步开设心理健康、应急处突等实战课程。用好中国民政人才网络学院优质资源,完成171.5学时线上培训,州、县两级11名辅导员通过后台管理服务,全程跟踪指导。
在培训机制创新方面,推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结对帮带学员,建立社区“社工自习室”,邀请行业内资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形成“个人自学+送学促学”联动格局。建立2个学员服务群,提供考前动员、考试报名、备考学习、知识答疑、模拟冲刺、迎考提醒等十余项服务,实时答疑解惑300余条,不断提高学员知识储备和答题技巧,确保学习实效。
巴州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参训学员普遍反映培训内容紧贴社区工作实际,特别是在公共服务、群众工作法等方面获得显著提升,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