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尔勒市政协举办“服务赶集日”活动。图片由库尔勒市政协提供
本报库尔勒6月26日讯 (记者 赵爽) “现在小区环境变美了,散步有地方休息,看病也方便多了……”近日,谈起社区变化,库尔勒市铁克其乡沙南社区居民连连称赞。这些改变,得益于库尔勒市政协创新推出的“联社区包小区”机制,通过党建引领串联资源链、协商链、服务链,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组织联动,是库尔勒市政协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的关键一招。政协机关党支部与社区党委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围绕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共享、服务联动、难题共解五个方面深化合作。成立包联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周碰头、月例会、季总结”工作法,累计召开5次党建联席会议,精准对接民生需求,推动12项重点任务落地。借助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开展3次主题党日活动。13名在职党员主动认领服务岗位,解决15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良好氛围。
在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库尔勒市政协着力推动资源整合,积极组织沙南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集市活动,通过走访梳理出基础设施、养老服务等19项需求清单,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联动住建、市政等部门召开5次资源对接会,解决物业管理、环境整治等难题,惠及居民1200余人次。依托“合民心”委员联络站,开展公益活动,捐赠10套公园椅、1个轮椅等物资,走访慰问35户困难家庭,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协商议事,则是库尔勒市政协化解民生难题的有效路径。坚持“问题导向、协商为民”理念,借助网格议事点,组织政协委员、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围坐交流,针对小区电动车充电难、公共区域绿化维护不足、老年人活动空间优化等高频民生议题展开协商。同时,建立“大事联办、小事共办、私事自办”的分级协商机制,这种“分级协商”模式已解决道路硬化、消防改造等“大事”25件,处理环境整治等“小事”5件,化解邻里纠纷等“私事”45件。“收集问题—协商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每个问题有跟踪、有反馈。许多居民表示:“现在有事不找书记找‘圆桌’。”
如今,库尔勒市政协的履职足迹已延伸至各个小区,通过“联”出合力、“包”出温度,真正实现了“问题在网格发现、协商在网格开展、难题在网格破解”。后期还将推广“社区点单、政协派单、委员接单”模式,让更多民生关切在“家门口”得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