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青年小李在库尔勒火车站与民警话别。图片由尉犁县公安局提供
□本报记者 景丽君 通讯员 李新安
7月9日下午,巴州尉犁县公安局接到金宇社区修理工报警称,辖区地下室发现一名陌生男子蜷缩在地。接警后,派出所值班民警迅速驱车赶赴现场。一场跨越3500公里的守护行动就此展开。
抵达现场时,民警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看到,一名男子满身泥土、疲惫不堪地蜷缩在角落,神情恍惚。民警立即小心翼翼地将其搀扶至警务室。这个名叫小李(化名)的18岁湖北青年,此刻正经历着人生中最窘迫的时刻。
冲动离家:
青春迷茫下的千里远行
经民警耐心询问了解,来自湖北麻城的小李成长过程中历经坎坷:他初中时父母离异,因厌学高二辍学后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2023年至2025年间,爷爷奶奶相继离世,他搬回父亲家中生活。父亲作为临时电焊工,收入微薄,家庭经济拮据。文化程度不高的小李尝试了几份体力活,却因身体吃不消接连辞职,父子间常为此发生争执。
6月28日,又一次争执后,带着青春的迷茫与对现实的困惑,小李向朋友借了些钱,买了一张前往巴州库尔勒的车票。6月30日抵达库尔勒时,他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饥肠辘辘,手机也濒临关机。在火车站的人潮中,晕晕沉沉的他听见前往尉犁县的载客声,便稀里糊涂上了车。
在尉犁县的8天里,小李漫无目的地流浪。他每天靠1元钱的小零食果腹,夜晚就躲进小区地下室蜷缩入眠。直到7月9日被社区修理工发现时,这个离家千里的青年已是头发蓬乱、疲惫不堪。
暖心救助:
民警用温情化解困境
“先吃点东西暖暖身子。”将小李带回警务室后,民警吴联中很快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特意加了鸡蛋和馕。饿极了的小李狼吞虎咽的模样,让在场民警心疼不已。这碗带着温情的热面,不仅填饱了他的肚子,更驱散了连日来的无助。
饭后,小李的状态逐渐好转。民警一边耐心倾听他的遭遇,一边轻声劝导,“年轻人难免有迷茫的时候,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随后,民警迅速联系上小李的父亲。电话那头的父亲又惊又喜,连连感谢民警的帮助——他从未想过,争执后离家的孩子竟会跨越半个中国跑到新疆。
考虑到小李身无分文,父亲当即转来返程路费。而民警们并未止步于此:看到小李头发蓬乱、满身异味,他们带着小李理发洗澡,并安排他在派出所食堂就餐;担心他继续露宿街头,自掏腰包为他开了宾馆;帮小李购买了次日火车票,又提前买好路上的水和食品。7月10日,民警专程将小李送到火车站,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到家后及时报平安。
千里归途:
温情守护点亮希望
“谢谢你们,我以后再也不冲动了。”站台上,小李红着眼眶向民警挥手告别。这趟跨越3500公里的旅程,从最初的冲动逃离,变成了满载温情的回归。而民警在送别前,特意与小李父亲沟通,提醒他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用更包容的方式引导孩子成长。
“叔,我到武昌站了。”7月13日,小李向民警吴联中发来微信。
一碗热面的温度,一张车票的距离,几句叮咛的重量——巴州民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答卷。这场跨越千里的守护,不仅帮小李渡过了人生难关,更在他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让他明白:无论走多远,总有人在默默守护着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永远是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