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多元化调解矛盾纠纷 创新性践行“枫桥经验”

巴音郭楞日报 2023年12月07日

  □本报记者 李伶    

  初冬时节,天鹅在库尔勒孔雀河畔沐浴暖阳,300余公里外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却已是银装素裹。“马背上的法官”轻轻拍掉落在肩头的白雪,为牧民进行普法宣传;在焉耆县五号渠乡阿伦渠村“么嘛哒”调解工作室,老法官将鲜红的印章庄严地盖在调解书上……

  从城市社区到农村,从田间地头到公安派出所、基层人民法院……近年来,我州持续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解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巴州大地丰富和发展,初步实现“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群众在哪里,党支部就延伸到哪里。

  在库尔勒市团结街道梨花社区江南城小区,业主们提起物业的服务,交口称赞。

  “我们给物业反映小区健身器材少,大家健身不方便。没过多久,物业就解决了。”居民艾合买提·吾斯曼说。

  “物业工作人员小任经常来家里嘘寒问暖。家里水、电、暖出了问题,打个电话,他马上就上门来维修……”88岁的游领章老人说。

  梨花社区党委副书记热阳古丽介绍,辖区两个物业公司成立了非公党支部,由社区党委牵头,整合物业公司、网格员、业主委员会,成立了红色物业便民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推进便民服务提档升级。社区干部、物业员工经常性地走访入户,了解居民的期盼、诉求,并积极协调解决,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我州在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构建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形成高效协同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我们村,办事得依‘法’,重大事项都得按照程序公开办。这样一来,村里的矛盾少了,村民的满意度也提高了。”焉耆县五号渠乡阿伦渠村党支部书记沙晓云介绍,村里建起“么嘛哒”调解工作站,将退休法官、警官、律师、司法等人员吸纳进调解队伍,多元化调解村民矛盾纠纷。

  我州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各县市创新推出“村民说事日”“联户茶会”“家庭会议”“百姓故事会”等村民协商议事平台,将村民组织起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将“乌兰说事日”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大院。干部和村民面对面、零距离交流,解决各类困难诉求2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40余件。

  一张方桌、几杯热茶,邻里们围坐在一起,将操心事烦心事一一“唠”出来——针对基层治理“毛细血管”不畅问题,库尔勒市探索推出“联户茶会”机制,开设民事民议、民决、民办“直通车”,拓宽基层治理新局面。机制推行以来,累计协调办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万余件。

  我州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依托综治中心(网格中心),健全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707个,实现受理“一窗口”、服务“一站式”、化解“一揽子”。库尔勒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把民生热线、信访接待、矛盾调解、速裁诉讼服务等多中心变为一中心,对群众各类困难诉求、矛盾纠纷、信访事项实行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

  截至目前,我州共创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1个,自治区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5个。182个派出所建成规范化调解室,形成城镇“驻所调解”“警民联调”、农牧区威望代表“聘任制”、偏远区域“移交制”等多方参与、共同化解的格局。

  全州司法行政机关持续加强和规范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全州共建成人民调解组织748个,现有人民调解员5100余名,累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2万件。

  巴州两级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持续优化“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探索“法官工作室+”系列举措,最大限度满足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司法需求。截至目前,全州建立法官工作室(法官联系点)603个。

  下一步,我州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大会精神,持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