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种好菜也要有点哲学思想

巴音郭楞日报 2024年10月14日

  □本报记者 邹焰忠    

  种好菜也需要有点哲学思想的命题一出,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有这么玄吗?

  这不是玄不玄的问题。当下,菜不仅要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增产又增收才算是把菜种好了。现在种好菜,除了要懂得农业生产物联网管理、无人机植保、机械化种收外,还需要有商机的头脑和眼光,这里面大有学问。哲学思辨思想可是学问中的学问。

  不信,可看《巴音郭楞日报》2024年9月30日5版刊登的《若羌:“蔬”写秋日好“丰”景》,讲的是若羌盛世羌农农业种植基地的350亩大棚,主要种了两种菜——西红柿和辣椒,产量约2000吨。乍一看,不由得让人为该基地有些担忧:这么大面积的大棚,主要种两样菜,太单一、风险太大了吧?

  可是,静下心来,用哲学思辨思想分析,不由得为该基地经营者的眼光叫好。

  在新疆,做新疆菜,哪样菜肴少得了这两样?从大盘鸡、拌面、“西辣蛋”到吃抓饭必不可少的“皮辣红”,每样菜肴都少不了这两种菜。西红柿、辣椒生熟兼食,凉拌的味道也不差,既可以用来做主菜也可以当配菜使用,还能调出大菜的色香味来……五星级的饭店需要,寻常百姓居家过日子也需要。

  西红柿、辣椒的需求量与适用性如此之大,怎愁卖不掉、卖不出好价钱?

  “不唯天时,也须人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也有局限性,这就需要“有形之手”主动作为,在优化调节中弥补“无形之手”的不足,这就是“人谋”。“人谋”中的哲学思辨思想含量很高。

  择业、就业、种地、科研、课题研究方向的选择等,都离不开“人谋”。用思辨的头脑和眼光去分析供需平衡关系,考量自身、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资源禀赋和特色,比较自己在哪些领域、哪些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等等。把这些主客方面的因素与优劣看清了、看准了,各种可见不可见的风险预见到了,应对的方案和预案考虑成熟了,有谋而来、有备而动,成功的几率会大大增强,这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哲学思辨思想在起作用。

  推进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找准“专精特新”的方向。这个“专精特新”就是对其资源禀赋、特色物产、人力资源、技术专利、某种稀缺能力的形象概括,其中思路中的“专精特新”是最具含金量的,能见常人所未见之处,用“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眼光去发现、捕捉,还能用好“人人只道是寻常”中暗藏的商机,走出一条看似寻常的路,开辟的却是新赛道、新领域。

  同样是种菜,有人哭有人笑。如果能用哲学思辨思想指导如何种菜,指导熟练掌握先进的技术与装备,用好“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还会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