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文博院(博物馆)党支部:

传承文化根脉 谱写文博新篇

巴音郭楞日报 2025年07月03日

  巴州文博院(博物馆)讲解员为学生讲文物故事。 通讯员 居玛古丽 摄

  □本报记者 陈城市 通讯员 高娃    

  巴州文博院(博物馆)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保护和有效利用文物资源为己任,以创新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为抓手,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今年3月,巴州文博院党支部被评为自治州“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还入选全区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

  在工作中,巴州文博院亮点纷呈。巴州文博院党支部通过 “三会一课”,制定详细学习计划,每周集中学习研讨,每季度由书记讲党课。同时,打造“书香型”“学习型”机关,设置读书角、廉政文化墙,鼓励党员干部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此外,通过制作党员亮明身份文化墙、评选各类标兵等方式,激励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的文博队伍。

  2024年6月,文物普查工作启动后,巴州文博院派出8名普查队员开展文物普查工作。他们遵循“先难后易、应普尽普”原则,构建州县联动机制,足迹遍布和静、和硕等地。截至目前,全州共普查1146处不可移动文物点,新发现531处,复查615 处,已上传953处数据至县级以上管理平台。

  巴州文博院构建多层次展览体系,推出原创展览《锦绣华裳——巴州博物馆馆藏古代精品服饰展》,引进《流沙坠简——两汉西北戍卒的物质生活》等展览。同时,盘活馆藏资源,开展巡展活动。此外,新增自助语音导览机,搭建数字观展平台,完善28个数字化展项,将文物故事更生动地展现给观众。

  巴州文博院深化创新社教活动,形成品牌化、系列化,推出三大类社教(研学)活动。近年来,开展社教活动245场,惠及28.6万人次;“建设美丽新疆 共圆祖国梦想”流动博物馆巡展965场次,惠及11.1万人次,成为巴州文化会客厅和形象展示新窗口。

  巴州文博院积极拓展线上服务,通过“云展览”等载体打造文化传播矩阵。2025年推出“多元巴州·文物有话说”文博系列视频,打造特色文博IP形象;组建党员志愿讲解服务队,发布党员宣讲视频,近年来开展线上宣传活动“文物话巴州”“遗址说历史”116期、“红色引领巴州情·文物故事共传承”“多元巴州·文物有话说”文博系列宣传视频11期。

  巴州文博院立足资源优势,与第二师华山中学、新疆科技学院、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院校合作,探索“大思政课+博物馆”模式,开展青少年研学课堂、“博物馆进校园”等活动,贯通理论与实践,提升育人质量。

  近年来,巴州文博院观众量增幅明显,共接待观众108.4万人次,其中青少年39.8万人次。面对观众数量激增,巴州文博院构建智慧文旅服务体系,提供免费人工讲解;创新文创产品,上架168类1203件;创建“博物馆之友”品牌,延时开放并开展奇妙夜游园活动;设立茶饮区、咖啡吧、阅读书吧等,提供多元文化服务体验,为博物馆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未来,巴州文博院党支部将坚定信心决心、苦干实干,持续在“争”上下功夫,在“优”上做文章,在守正创新中开创巴州文博工作新局面,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文博工作新气象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