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雁河风光 张斌 摄
□赵立新
漂泊半生,于寂静的夜里,回望走过的山径,细数曾经在紫陌红尘里看到过的塔影,雕镂于心、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西安的大雁塔、兰州白塔山的白塔,还有就是库尔勒鸿雁河边矗立的永安塔。
关里,塞外,这些矗立在华夏大地上的塔影,一个个犹如巍峨高耸的地标,雄峙在我远望时辽阔的视野中,月朗星稀的梦境里。我虽不曾拾级登顶,极目远眺,但也曾不止一次地在塔下仰望过,看到过塔顶上方的湛蓝天空、悠悠白云,暮秋夕阳下横陈天际的雁阵;听到过塔檐下有风吹过时风铃的回响,声调轻细、悦耳动听……
我已习惯于终日埋首在喧嚣的市声与烟火里,脚步匆匆,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仰望辽远的天空,看云聚云散,月升日落。想一想,儿时,于云淡风轻中,躺在乡下散发着草香的干草垛上,仰望不染纤尘的天空的时光,竟恍若隔世。
这些年代不同、风格迥异的塔,在有意无意间,牵引着我的视线,又给我提供了一次次仰望辽阔而又深邃天空的契机,拉近了我与天空的距离,让我有了与天空对话的诗境与共情。
因为栖居在梨城,居住地距离永安塔不远,就有了“凤楼常近日,鹤梦不离云”的天时地利之缘,时不时去那里走一走。在蔽日的林荫下信马由缰地散步,听鸟鸣虫吟;在河边享受清风拂面,看野鸭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旁若无人地“携子同游”;在塔前气定神闲地静坐,忘却尘世的纷扰与喧嚣,和光同尘,与塔共语……一时间,宛若置身世外。
也曾于万家灯火的夜晚,与友人同游,观夜色,赏夜景,用手机拍下一张张唯美且灯光璀璨的塔影。夜渐深,风清凉,塔下人影寥落,塔上风铃空响,清音不绝。塔仍沉默如斯,超尘脱俗,在如墨的夜色中独守着一份清寂,在流光里一如既往地站成永恒。
永安塔,建成于2015年3月30日,隶属于鸿雁河景观景区,区域占地面积约60亩。永安塔依照古老的华夏建筑风格设计并建造,塔身共9层,通高52.7米,塔体呈四方形,下大上小,塔内有电梯可直达顶层。顶层四面透窗,视野开阔,可供游客登高凭窗远眺,俯视周边的旖旎风光,饱览梨城的壮美景色。
永安塔是一座纪念塔,是为了纪念1948年库尔勒县设1镇3乡——库尔勒镇、民治乡、建新乡、永安乡,形成了库尔勒市最初的城镇格局而建的。其设计理念,既融入了现代建筑的元素,又汲取了库尔勒当地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历史渊源,不仅造型简洁庄重,而且格调高雅古朴,整个建筑气势恢宏,气度不凡。
永安塔是一座新塔,虽然没有经历过岁月的沧桑,狼烟烽火的洗礼,经年累月风雨的侵蚀,但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的中华文脉,有着诗仙李白“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的雄阔与浩然之气。其塔名也非常有深意,寓意隽永深刻,寄语这片大地永远平和安详,风调雨顺;祈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永远安然无恙,幸福安康。
永安塔没有对外开放。若开门纳客,我就可以乘坐电梯,直达塔顶,在那里纵目远眺,看如屏的天山余脉霍拉山逶迤;居高临下,俯视鸿雁河水泛着潋滟的波光,载着落日的余晖霞光汤汤流过。也会在那里屏声敛息,静听渺渺的市声、拂过塔顶的风声、塔下的人语,和檐角传来的时徐时疾的风铃声。
我相信,那不会是空穴来风,将是一阕凌空漾起的空灵澄明悠远的低音部和声。那如同天籁的和声里,有羌笛胡笳之音,有古垒边角之声,也有丝绸古道上,日暮时摇落大漠无边苍凉的千年驼铃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