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 2023年08月11日

邢若共建百亩盐碱麦试验田喜获丰收

  本报若羌8月10日讯 (记者 谢晓艳 通讯员 周浩哲) 日前,在若羌县瓦石峡镇塔什萨依村,邢若共建的100亩盐碱麦试验田喜获丰收。

  此次丰收的是优质盐碱麦——“捷麦19”和“捷麦20”。“捷麦”系列品种,不但抗盐碱、抗干旱、耐瘠薄,而且抗寒性强。盐碱麦加工出来的面粉,麦香浓郁、绵软筋道,非常适合制作面条、馒头等传统手工面食。

  长期以来,若羌县域内有大量的盐碱地,严重制约着农作物产量品质的提高,是影响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深入开展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对进一步释放土地资源价值,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2年9月,河北省邢台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便立足若羌实际,结合和硕县“捷麦”系列冬小麦试验示范种植的成功经验,积极沟通对接张家口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帮助若羌县引进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在瓦石峡镇塔什萨依村新疆羌都枣业股份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进行品种试验,该试验地块属于盐碱较重的生荒地,试验种植面积达100亩。

  新疆羌都枣业股份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经理助理谢晓龙说:“经农业技术人员对试验品种测量,预计‘捷麦19’平均亩产达271公斤,‘捷麦20’平均亩产达243公斤。今年这100亩盐碱麦实验田总产量可达25吨,初步实现了预期目标。这块盐碱地正脱胎换骨,展露新颜。”

  河北省邢台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他们将以这百亩盐碱麦试验田成功经验为契机,进一步协调沟通相关部门,加大“捷麦”系列品种在若羌盐碱地上的试验推广种植力度,探索扩大更具可推广、可复制的试验示范效应,为若羌乃至全疆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新动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巴音郭楞日报社©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 65-0015| 邮发代号:57-45| 投稿平台:xjbyglr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