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库尔勒3月11日讯 (记者 赵爽) 记者从州医疗保障局了解到,日前,我州42家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接入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将实现患者在医院就诊后,凭借医生开具的医保电子处方到院外医保定点药店购药并结算,满足参保患者处方合规购药的需求,解决医院缺药等问题,大幅度节省参保患者在医院就诊结算、排队取药的时间。
大家在医院看病时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挂号开某种急需药品时因医院缺药无法购买,于是不得不重新换家医院挂号再买药,过程繁琐,耗时耗力。而医保电子处方的流转运用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今年以来,我州全力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推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电子处方流转接入,是州医疗保障局提升医保便民服务效能的一项重要举措。
医保电子处方流转是基于医保电子凭证的新场景应用。医生通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为参保患者开具电子处方,通过药师处方审核后上传至自治区医保电子处方平台,参保患者可通过医保电子凭证直接在定点药店取药结算。继巴州人民医院、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实现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功能后,今年,全州又有42家基层公立医疗机构顺利接入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包括焉耆县、尉犁县、轮台县、和硕县、若羌县、且末县的乡镇卫生院。
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功能上线,实现了参保患者医院看病开方、药店快速购药、医保即刻结算的一站式服务。参保患者通过医保电子处方信息在“家门口”就能购买相关药品,简化了看病购药报销流程。同时,对于医院未能配备的药品,通过医保电子处方流转,使“双通道”药店成为参保人用药供应的有益补充,确保参保患者“有药可用”。不仅如此,依托医保电子凭证进行实名认证,医疗机构处方信息与药店药品销售信息通过医保电子处方流转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提升了对外购药处方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能力和医保基金监管能力。
医疗机构处方由传统纸质处方向电子处方的转变,还可精准管理开方机构、开方医师、审方药师及流转药品信息,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为医保基金监管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州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该局将持续推进“互联网+医保”便民服务,构建医保电子处方线上线下双渠道流转模式,为参保患者提供更多就医服务自主权,享受更多医保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