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2024年12月13日

共绘乡村振兴和谐新画卷

——记若羌县人大代表,瓦石峡镇新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鞠洪志

  □本报记者 陈彦强    

  “点子多、接地气、能干事……”这是人们对若羌县人大代表,瓦石峡镇新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鞠洪志的评价。

  在村民对鞠洪志的评价里,最多的是“接地气”。在村民的房前屋后、种植户的田间地头、养殖户的牛棚羊圈……人们经常可以听到鞠洪志与村民交流攀谈的声音。哪里离群众近,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和声音。他努力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牢记为民初心,兴村为民谋发展,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落实到村“两委”工作各方面,与全村各族群众一道,共绘乡村振兴和谐新画卷。

  坚持党建引领,才能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近年来,在鞠洪志的带领下,新建村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以党建引领为依托、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文化宣传为途径、基层治理为方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服务内涵,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只有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交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难,摸清问题的根本,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鞠洪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鞠洪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村规民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热情主动参与传统节庆活动,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喜欢和村民唠嗑、谈心!”鞠洪志说,只有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才能集思广益,践行群众路线,共筑民生福祉。

  新建村是典型的老龄化村落,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发展村集体经济成了难题。鞠洪志带领村“两委”干部走访村民,向附近村子学习经验,召开会议对村情进行分析,寻找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口。从最初的发包土地、对外出租门面房,到后来逐步发展养殖小区等方式,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在鞠洪志的带领下,新建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22万元提高到2024年的57万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事关全村发展大计。鞠洪志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村民的小事当作大事办。

  作为人大代表,鞠洪志经常利用选民接待日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困难诉求。一次选民接待日,他接到博孜也尔村民小组群众反映,和谐路主道路转巷道的渠道过水涵洞因长时间浇水无法清淤,导致现在过水量太小,希望抬高桥面增加过水量。鞠洪志经走访核实发现,博孜也尔村民小组五条巷道均存在同样问题。

  鞠洪志发现仅靠村里的力量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便及时向乡政府反映了这一情况,协调为民办实事经费,对5条巷道的过水涵洞进行修缮,群众浇水遇到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在一次入户走访中,独居村民辛培友向鞠洪志反映,他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不方便,想去县里的福利机构生活,但是放心不下自己家里养的10只羊。鞠洪志与邻村一家养殖大户取得联系,帮助辛培友签订托养协议。解决了后顾之忧的老人放心地住进了养老院。

  鞠洪志把责任扛在肩上、民生放在心里,积极主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赢得村民交口称赞。

  团结和睦共处,共赴美好生活。

  回顾过往,村里的每一件事鞠洪志都亲自过问,跟踪落实,让每一个暖心行动在村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将把党的服务理念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办好更多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努力向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幸福,越过越甜蜜。”展望未来,鞠洪志信心满满。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巴音郭楞日报社©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 65-0015| 邮发代号:57-45| 投稿平台:xjbyglr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