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郭城
一朵智慧的“云”,为生产管理装上了智能引擎;一片清新的“绿”,铺就了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一条产业“新枝芽”,带来无限的增长潜力……若羌县企业以创新为笔,通过上“云”推进数字化转型、添“绿”推动可持续发展、向“新”加速生产线升级,勾勒出一幅产业革新的生动图景,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激昂旋律。
“云”筑安全网:数字化赋能水泥产业生产管理
“您好,您已经违规进入生产作业区,请迅速离开。”4月7日下午,若羌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若羌天山水泥)安全环保部部长铁建勇通过麦克风对违规进入生产作业区人员进行告警。
与此同时,办公室管理人员的电脑屏幕上,告警弹窗瞬间跳出,手机App和短信通知也同步送达。一场生产现场的安全预警,就这样在数秒内完成了信息传递。
这一幕正是智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若羌天山水泥生产管理中的生动实践。
若羌天山水泥坐落于若羌工业园区,作为行业的佼佼者,每年稳定生产93万吨熟料、120万吨水泥。近年来,在中建材信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云智联)的助力下,公司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成功搭建并上线智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这套系统采用“人机协同”管理模式,像不知疲倦的安全卫士,实时监控高风险作业、厂区安全和设备运行。它打破传统安全管理局限,让安全管理从“事后追溯”转向“事前预防”,做到隐患可知、风险可控、事故可防。
为进一步增强事故预防和处理能力,信云智联采用一系列智能分析算法,包括电子围栏、安全帽识别、高温服识别等。这些算法依托厂区摄像机采集的视频,如同拥有一双双火眼金睛,能够自动识别安全问题和违章行为,主动发出预警。
“如今,大家安全意识显著提升,不仅自觉做好防护,同事间还会相互提醒。”铁建勇说。
数据彰显成效。2024年,若羌天山水泥累计排查安全环保隐患509项,整改率达100%,实现出厂水泥合格率100%,客户质量投诉0起、满意度100%。
若羌天山水泥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郑杰表示:“智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保证作业管理流程的执行‘刚’性,根除违章作业和无监管作业‘顽疾’,保障企业平稳发展和员工安全,从本质上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绿”绘生态卷:设施农业与矿业的进阶之旅
4月9日,走进若羌县盛世羌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智能水肥一体化日光温室大棚,温热的空气混着果蔬清香扑面而来,热依汗古丽·阿吾提和伙伴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西红柿。
在热依汗古丽身后一侧的是整齐布满黑色集热水袋的大棚内墙。这些内充自来水的黑色水袋,就像一个个聪明的“能量储存器”:白天,它们最大限度地吸收直射和散射辐射产生的热量;夜间,它们通过智能控温系统,又能根据需要释放储存的热量,精准调节大棚内的温度。
“我们的大棚完全借助光照和储热技术,为果蔬生长营造出适宜的‘小气候’,实现了科学采光、节能环保与高效保温的完美结合。” 盛世羌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负责人宋运华自豪地说道。
与传统的煤炉、锅炉增温相比,智能大棚通过太阳能储能释能技术,将温度控制精确到个位数,有效提升了果蔬的品质和产量,产期还可提前20多天。
据了解,盛世羌农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建设分四期工程,总计要建1000座智能水肥一体化日光温室。目前已建成132座,平均亩产果蔬8吨,年产值达950余万元。
在若羌,“点绿成金” 已成为众多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道。
在距盛世羌农170公里之外的阿尔金山腹地,华瓯矿业卡尔恰尔萤石选矿厂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
该项目一期基建期3.5年,预计投资16.1亿元,建成达产后,选矿量将达到120万吨,年产值9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
华瓯矿业秉持节能环保理念,充分利用阿尔金山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了占地面积8360平方米、采光面积2542平方米的太阳能发热板。
这套太阳能中温热水系统集热效率高、传热快、安全可靠。目前,发热板产出的热水不仅满足了生活区热水供应和 5800平方米彩板房的取暖需求,还为后期选矿水温和矿浆温度加热等探索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
“新”启锂赛道:新能源与储能的破局征程
随着总投资23亿元的新疆志存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碳酸锂一期项目(一期6万吨/年)在若羌工业园区投产,为新疆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化和集群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疆志存锂业打造了集“采矿—选矿—锂盐制备—锂渣综合利用”完整的锂电新材料产业链,并成功完成独有的“一步法提锂”工艺升级改造。科技创新为企业赢得了竞争优势,减少了操作步骤,节约了生产成本。
“建生产线,升级设备、创新工艺……每一个技术环节往往都需要成百上千次验证,团队数不清做了多少次实验、熬了多少夜、克服了多少困难。”4月8日,公司总经理郑书平回忆起研发生产过程,感慨万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仅是新疆志存锂业,对其他企业而言,向“新”而行同样是积极应变的自觉行动。
4月8日,若羌县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内,新疆海投创成南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机器人手臂抓取电芯精准上料。随后通过分拣、模组绑定等17道精细工序,一个完整的电池PACK模组便呈现在眼前。
该公司主要生产储能设备、电池PACK模组及PCS升压一体机系统,拥有三大研发中心及三个制造基地,形成强大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产业链。
为进一步提升产能,新疆海投创成南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对上料、焊接、电芯极片清洗等多个环节生产线进行全面升级。
“改造后的生产线成效显著,设备的精准度大幅提高,成品率稳步上升,电池PACK模组日产能从25个提升到50个。”该公司设备工程师万广赞介绍说。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通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跨越发展的若羌,紧盯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自治州主攻“七大战场”,持续深入推进“6+N”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成为“若羌新城”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