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库尔勒5月4日讯 (记者 景丽君) “五一”期间,当人们享受假日休闲时光时,乌尉高速公路、那巴公路艾肯隧道、S340线等重点公路建设却热度不减。数万名建设者放弃节日休息,在工地上挥洒汗水,用坚守诠释劳动精神,为打通南北疆交通瓶颈、完善区域路网骨架辛勤劳作。
5月1日8时许,在中国交建新疆乌尉公路包PPP项目第7标段承建的乌尉高速上新光3号特大桥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吊车矗立。作为全线最长桥梁,其桥面系施工正处于攻坚阶段。
来自四川的钢筋工夫妇赵国林和郑大秀早已投入紧张作业。赵国林手持焊枪,专注地焊接护栏,飞溅的焊花在防护面罩上折射出点点光芒;郑大秀默契配合,熟练地扛运钢筋、绑扎水平筋。夫妻俩每日完成约30米护栏焊接,为大桥的施工建设默默奉献。
“劳动节在工地上过,才是咱们劳动人民的本色!”赵国林质朴的话语中透着自豪,“去年我们在这里干了大半年。看着大桥一天天成型,就盼着早点通车,能为当地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他们的坚守,不仅是责任,更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桥面系班组长李栋来自江苏连云港,他每天总是提前抵达现场,向工人们细致地开展班前教育:“高处作业,安全带和防坠器必须检查到位,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他穿梭于桥面各个工点,紧盯每一个作业环节,严格把控施工质量与安全规范。
第7标段项目负责人王欣欣说,为确保6月15日全线贯通,为第8标段提供沥青铺筑工作面,“五一”期间,项目管理团队与前线作业工人坚守岗位,全力推进桥面系施工、防排水施工及房建施工。他们将严格按照计划节点,在6月15日前把全部工作面提供到位。
当天,在位于巩乃斯山区的那巴公路艾肯隧道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工程车往返穿梭,凿岩台车的机械臂持续挥舞,一派紧张有序的建设场面。
那巴公路第5标段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范贵鸿介绍,“五一”期间,艾肯隧道全体参建人员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实行“三班倒”工作制,24小时循环作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争分夺秒加快掘进速度,争取早日实现隧道贯通。
7时30分许,施工队长殷仁理带领20余名工人进入隧道,替换上一个作业班组,施工迅速有序地展开。爆破后的隧道内,硝烟尚未散尽,开挖班郭长旺便带领工友投入到清渣作业中。随后,支护班蔡玉林接力完成钢拱架支护,喷浆班温国强操控着湿喷机,精准地喷筑隧道壁。一道道工序紧密衔接,凿开的隧道一点点向前延伸。
来自甘肃的技术员高秉福,是隧道作业质量的“把关人”。为确保工程质量,他每天在隧道内步行超2万步,逐寸检查初支结构、防水板焊接质量。“岩层破碎,容不得半点马虎。”他蹲在掌子面旁,紧盯着工人立拱架的间距,神情沉着而专注,“工期紧、责任重,我必须守在一线,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这些奋战在巴州公路建设一线的建设者,用双手在天山深处凿出通途,以坚守兑现对百姓的承诺。他们是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更是新时代交通建设的追梦人。他们用汗水浇筑的每一米道路,都在书写属于劳动者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