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景丽君
6月25日,在巴州公安局举行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颁授仪式上,巴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四级高级警长平龙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从警26年来,平龙在岗位上的每一次坚守、每一次冲锋、每一次施以援手,都化作守护平安的坚实力量,书写着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
冲锋一线 守护平安
在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和库高速公路大队工作时,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成为平龙从警生涯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凌晨2点,接到报警后,他迅速赶到现场。面对证据稀少的困境,看着受害者家属悲痛欲绝的神情,平龙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肇事司机!”
平龙带领同事踏上了跨越十几个城市、行程上万公里的追凶之路。饿了就啃干馕,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儿,经过六天六夜的不懈努力,终于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2023年11月的一天清晨,和库高速公路发生追尾事故。平龙带领民警火速赶赴现场,途中惊险避开一辆故障车。发现故障车内还有乘客,他大声呼喊:“快下车!快下车!”最后一名乘客刚下车,一辆大货车就撞了上来。顾不上后怕,平龙和同事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来车方向边跑边喊,指挥交通。经过努力,近百辆车安全停下,避免了更大的伤亡和损失。
从警26年来,平龙参与处理一般以上交通事故案件3000余起,其中涉嫌“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等案件353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353人,主持侦破各类交通逃逸案件83起,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法律尊严。
心怀大爱 传递温暖
“警察的职责不仅是守护平安,更要传递温暖。”平龙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处理一起农用车与小货车碰撞事故时,责任人马某多方找关系想逃避赔偿,平龙严词拒绝,依法依规划分责任。后来,看到马某家徒四壁,四处借钱,平龙将6000元积蓄借给马某,并持续帮扶这个家庭长达15年。
2008年4月,和库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驾驶人赵某因无钱治疗离开医院。平龙四处寻找,在出租屋找到赵某后,立即背起骨折的赵某送往医院治疗,并垫付医疗费用。三个月后,赵某恢复健康,拉着平龙的手热泪盈眶:“谢谢你,是你救了我!”
从警以来,平龙帮助各族群众315人,救助交通事故伤者423人,累计捐款7万余元。
勇战病魔 坚守初心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让平龙的身体不堪重负。2015年4月,他被确诊为甲状腺癌;2020年10月底,他的右颈部又被查出恶性黑色素肿瘤。面对病魔,在领导同事的关心和家人的鼓励下,平龙积极接受治疗,身体痊愈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工作岗位。
“我们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拉伸生命的宽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平龙的话语充满力量。多年来,他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2次被评为“全区优秀交警”,2019年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22年获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先后3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平队工作起来不要命,总是冲在最前面!”巴州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教导员贾军亮说。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巴州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与秩序管理大队大队长吴建军的话语中满是敬佩。
站在授奖台上,平龙目光坚定:“我愿永远做那束照亮他人的光。”平龙用热血与生命,在守护平安、服务群众的道路上执着前行。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采访平龙时,他反复说:“我做的都是小事。”但当那些“小事”串成26年的从警生涯,便成了震撼人心的“大写的人生”。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精神图谱。他既有打击犯罪的雷霆手段,也有守护民生的菩萨心肠;既有向死而生的钢铁意志,也有民族团结的赤子情怀。当他拖着病体在暴风雪中疏导交通、用救命钱帮扶群众时,他的行为早已超越“职业”的范畴。
这样的英模,值得我们永远致敬。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是什么让一个普通人在遭受两次癌症打击后仍然选择冲锋?答案或许藏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古代将士的誓言里。这也是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信仰,用生命守护岁月静好,用初心浇灌团结之花,这就是平龙们的“中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