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库尔勒8月3日讯 (记者 袁海军 通讯员 王虹娟) 7月28日,山西晋中营地的45名师生来到库尔勒营地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活动持续到8月4日。
研学期间,晋中学子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楼兰小皮匠”皮雕艺术与桑纸艺术的创作过程,在一刀一刻、一笔一画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在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库尔勒市英下乡“遇见新疆 遇见巴州”主题摄影活动中,用镜头定格文化交融的瞬间;走进库尔勒市阿瓦提乡小兰干夜市,体验梨城特色美食和风土人情。
山西晋中逸夫小学学生王子彧说:“我穿上漂亮的艾德莱斯绸裙子,戴上可爱的小花帽,拍摄了很多照片。我要把这些照片带回去给爸爸妈妈看。”
在库尔勒营地构建的“巴州自然地理三部曲”研学课堂中,山西晋中营地学生走进塔塔秘境骑骆驼感受沙漠的壮美,在巴音布鲁克感受九曲十八弯的奇观,在博斯腾湖体验乘船游内陆淡水湖的惬意。这一课程贯穿“荒漠—草原—湖泊”生态梯度,融合体验、科学探究与人文感悟于一体,让晋中学子在探索中构建完整的生态认知体系。
库尔勒营地依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活动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保障,充分发挥国家级研学营地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联动全国资源,构建多层次协作网络,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暑期以来,库尔勒营地精心组织200余名巴州学子分别赴山东潍坊、四川广元、山西晋中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另外,库尔勒营地先后接待来自新疆喀什、河北石家庄、重庆铜梁、四川广元、山西晋中等地400余名师生来巴州研学实践。这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交流机制,有力促进全国营地协同发展。
库尔勒营地党支部副书记、主任郭景梅说:“此次晋中师生回访研学,是两地情谊的生动延续,更是深化青少年交流、增进文化认同的宝贵实践。我们始终致力于搭建高质量研学平台,通过沉浸式体验,联动更多全国营地资源,让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感受祖国的壮美,厚植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