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2025年09月09日

和静县人大:

草原上的“流动代表联络站”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答卷

  □本报记者 赵富强 通讯员 王晓梅    

  在广袤的和静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牧民定居点如星辰散落,最远的行政村、牧场与镇政府驻地相隔百余公里。过去,由于路途遥远,镇人大代表联络站门前冷清,牧民的心声与期盼,往往隐没于草原深处、蒙古包里。如今,和静县以创新实践破解基层民主难题,将人大代表联络站“搬”到牧民家门口,打造“流动代表联络站”,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草原深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书写了新时代基层民主的生动答卷。

  破题:从“坐等上门”到“主动问需”的民主实践转型

  “全过程人民民主,精髓在‘全’,关键在‘人民’。”巴音布鲁克镇人大主席欧英格日勒的这句话,道出了基层民主建设的重点。巴音布鲁克镇距离和静县城288公里,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2个社区和3个国有牧场,牧民居住分散、流动性强。传统的“坐班接访”模式,让许多忙于放牧的群众错失反映诉求和提出意见建议的机会,留守老人、儿童也难以参与民主实践,代表联络站一度面临“民意收集断层”的困境。

  2024年初,镇人大主席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草原问计”调研,走访570户牧民后发现:80%左右的牧民希望代表上门听取意见,65%的牧民认为“牧场就是最好的议事厅”。这份扎实的调研数据,成为推动联络站转型的“催化剂”。镇人大创新设立6个“流动代表联络站”,将全镇划分为6个服务片区,由57名州、县、镇三级人大代表轮流驻点,每月开展不少于3次的流动服务,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民主渠道就延伸到哪里”。

  “以前去镇上反映问题得骑两小时马,现在代表带着本子上门,我们放牧间隙就能聊事情、反映诉求。”敖伦布鲁克村牧民巴太的感慨,道出了“流动代表联络站”带来的真切变化。这种“上门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偏远牧区群众参与民主生活的“空间距离”问题,更打破了“干部干、群众看”的心理隔阂,让牧民从民主实践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履职:五项角色构建全链条民主服务体系

  流动代表联络站走访到哪里,哪里就成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场。代表们在听民声、集民智、解民忧的过程中,构建起覆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当好政策宣讲的“传声筒”,让民主认知入脑入心。“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抽象概念,要让群众明白,党的政策怎么制定、村里的事怎么决定,都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镇人大代表山巴依尔每次走访都带着两样东西:一本政策手册、一套宣传图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万名代表进万家”主题活动中,代表们用“蒙古包夜话”“牧场故事会”等方式,把党的民族政策、惠民政策以及草原生态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转化为牧民听得懂的“家常话”。今年以来,各级代表已开展政策宣讲16场,覆盖1870余名各族群众,让“民主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的理念深入人心。

  做好民意收集的“接收器”,让民主渠道畅通无阻。“您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了吗?”“对村里的合作社发展有啥想法?”流动代表联络站的登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群众的诉求。代表们创新推出“三问三记”工作法:问生产生活难题、问政策落实情况、问发展建议意见,记录群众原话、记录问题细节、记录解决时限。今年初夏,敖伦布鲁克村代表联络点收集到13户牧民关于“夏季转场时牧道损毁严重”的反映,镇人大当即组织代表调研并形成建议,推动镇政府两周内完成修缮,确保3000余头牲畜安全转场。截至目前,流动代表联络站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0余条,其中16条已转化为实际举措。

  扮演决策参与的“智囊团”,让民主决策贴合实际。2024年5月15日,巴音布鲁克振兴牧业有限公司种羊场举办了一场“草原议事会”。企业负责人、人大代表、牧民代表围坐一圈,就“如何提升黑头羊品质,打造区域牛羊肉品牌”这一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该议题源自联络站收集到的“牧民增收难”问题。人大代表们多次组织养殖户、技术人员、村干部协商,最终确定“引进专业队伍研究提升本地黑头羊品质和效益”的方案。如今,通过培育有机牛羊肉产业、拓宽销售渠道,牧民每只羊平均增收100元左右。这一由群众提议、代表推动、共同决策的项目,成为民主决策服务民生的鲜活案例。

  成为事务管理的“监督员”,让民主监督落地见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发放情况怎么样?是否及时准确给牧民发放到位?”在藏德图哈德村的流动代表联络站,镇人大代表青格乐询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流动代表联络站建立了建议办理跟踪督办制度,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过程实行全程监督,办理结果需经代表和群众共同评议。今年春季,针对部分牧民反映补贴发放不透明的问题,人大代表们向村党支部反馈并督促整改,确保惠民政策精准落实。

  当好人民的“勤务员”,让民主成果惠及群众。人大代表山巴依尔的笔记本里,有一页特殊的“困难群众台账”:都格的妻子患脑出血、艾尔登其米克需要学习用品、巴太家缺窗帘……这些琐碎的民生小事,在她眼中都是“天大的事”。她自费为巴太家安装窗帘,每周看望都格一家并协助办理医疗报销。代表们针对牧区实际困难,协调资源、推动解决。今年以来,流动代表联络站已为群众办实事16件,用点滴行动让牧民感受到民主实践带来的温暖。

  扎根:在草原深处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篇章

  “哒哒的马蹄声是最动听的民主旋律,牧民的笑容是最生动的民主答卷。”这句话已成为巴音布鲁克镇人大代表们的共同心声。流动代表联络站的创新实践,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草原上有了具体形态和鲜活载体。从“群众跑腿”到“代表跑路”,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服务”,巴音布鲁克镇的流动人大代表联络站正以最贴近群众的方式,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它不在书本里,而在草原的风中、牧民的笑声里,在代表与群众手拉手、心贴心的每一个瞬间。

  欧英格日勒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流动代表联络站基础上探索‘线上联络点’,通过微信视频、代表二维码等方式服务偏远牧户,进一步拓展民主渠道、激发代表参与热情。”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巴音郭楞日报社©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 65-0015| 邮发代号:57-45| 投稿平台:xjbyglr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