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2024年11月06日

>>时评

见证科技实力 彰显大国担当

  □本报记者 苗向光    

  近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ISO/IEC JTC1/SC6(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会议上,中国专家就如何设计抗量子攻击的通信网络安全协议提交提案并获会议一致通过,会议决议成立预备工作项目,由中国专家牵头推进制定协议设计指南。WAPI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璐璐表示,本次中国专家提交的国际提案,旨在为全球通信网络向后量子密码迁移提供引导。(内容详见2024年10月29日《巴音郭楞日报》第六版《中国将牵头制定抗量子攻击的通信网络安全协议设计指南》)

  从上述新闻可以得知,中国正在对现代通信行业的一个领域为世界制定规则,着实让人欣喜和振奋。这一举动不仅见证了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科技实力,更彰显了一个大国的责任担当。

  中国成功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为建立全球的光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迅速增长,行业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425亿元增至2022年的7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3%,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市场之一。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应用、专利申请、网络建设等方面均显示出全球领先地位,并在全球量子通信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遇的大变局之中,科技、经济、金融、文化等领域竞争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争得先机,靠的只能是实力,别无他法。实力只有靠自身的努力拼搏来取得,任何幻想得到别人恩赐和施舍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历程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令人瞩目。中国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航空航天、超级计算机、高铁技术、光伏产业、核电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及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领域的成就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科技和产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成就中国的大国地位贡献了重要力量。

  量子计算的发展对通信网络安全构成了多方面挑战,包括传统密码体系的脆弱性、数据的长期保密性、网络安全协议的颠覆性挑战、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云计算安全挑战以及全球通信安全合作的需要。现有的通信网络安全协议在量子时代变得不再安全,这些挑战,要求全球标准组织和各国推进行动计划,需要设计抗量子攻击的通信网络安全协议,以应对量子计算机带来的安全挑战。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丰富,包含政治、安全、经济、生态等多个层面,旨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面对量子时代到来后,现有通信网络安全协议变得不再安全的现实挑战,中国勇于担当,数年前就开始研究抗量子攻击的网络安全协议,此次正式提交国际提案,就是在向后量子时代迁移的历史进程中,在为构建全球共享共治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大国科技的力量。

  唯有实力,才能拥有权威;只有担当,才能赢得尊重。这是亘古不变的社会生活法则。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巴音郭楞日报社©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 65-0015| 邮发代号:57-45| 投稿平台:xjbyglr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