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2025年08月01日

巴州旅游如何实现化蛹为蝶?

  □本报记者 苗向光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在新疆,巴州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形势喜人。2024年,全州接待游客突破4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6%和52.2%。今年“五一”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161.55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11.18亿元(人均花费约691.81元),同比分别增长33.1%、33.76%。

  发展方兴未艾。看到来打卡的游客日益增多,每一个巴州人都感到十分自豪。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放在全疆来看,巴州旅游的成绩单并不十分亮眼,与我们心中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局面,方方面面不免倍感压力。巴州旅游尽快提质升级,实现化蛹为蝶,一直是深藏在巴州人心中的一个梦想。

  首先,要坚定“巴州旅游一定能化蛹为蝶”的信心。丝路山水,壮美巴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辽阔的巴州大地上,蕴藏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巴州拥有19项“全国之最”和125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类型占全国的80.6%、新疆的96.1%。这是巴州赖以自信和敢于自信的底气。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和灵魂,自信可催生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只要胸中有了自信,提质升级,化蛹为蝶就有了希望。

  其次,要坚定“‘练好内功’是化蛹为蝶的根本和保障”的信念。独特的资源,为巴州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但要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必须“练好内功”。一是,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旅行体验。健全来往景区的多元交通网络,提高进出效率;优化景区内部路网,增设停车场和接驳车,解决拥堵问题;引入智慧化系统,如在线购票、电子导览、智能预警等,提升游览便利性。二是,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旅游服务企业要全面强化全员培训,让员工理解“以游客为中心”的内涵,掌握主动服务、共情沟通的技巧,用细节传递服务温度。要树立长远观念,坚决克服“捞一把、一锤子买卖”心理,切实用真心、热心、暖心的服务留住游客的心,用好口碑吸引后来者。三是,要强化全域旅游的发展观。一个地方的旅游发展不是旅游主管部门或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政府要统筹与旅游发展有关的部门,集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要倡导全民参与意识,让每个人在心中树立自己就是巴州旅游形象的观念,友好地对待外来人员,在全社会营造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再次,要坚定“化蛹为蝶离不开精品引领”的观念。万山磅礴看主峰。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往往有赖于某个精品景区的带动。巴州景区诸多且各具特色,若均匀用力,往往效果不明显。因此,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打造一个发展潜力大、有望快速火起来的精品景区,依靠其头雁的虹吸和辐射效应,引领和带动巴州旅游化蛹为蝶,在整体上实现突破性发展。

  最后,要坚定“化蛹为蝶必须重视宣传”的思想。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宣传策划,简单明了、耐人寻味的宣传口号,就如同周瑜火攻曹营万事俱备时只欠的东风,也好比足球赛场上最关键的临门一脚,对提升旅游知名度,增加游客流量,助推一个地方旅游化蛹为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近很火的一个旅游宣传口号是:“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宣传语,让人们对河北的美景充满遐想,激发了大家想要亲身去探寻河北之美的欲望,一经推出便迅速火爆网络,在抖音上相关视频点击量狂飙130亿次;《神奇的九寨》这首歌,让人们在优美的旋律中记住了九寨沟;“不到喀什,不算来新疆”,让来疆的人们对喀什产生了遐想和想去的冲动;湖怪是否真的存在,姑且不论,但这个成功的宣传策划,却让喀纳斯湖吸引了无数人不辞辛苦纷至沓来。成功的宣传让旅游化蛹为蝶的范例不胜枚举。

  只要我们在信心、信念、观念、思想上切实做到“四个坚定”,上下齐心,奋楫前行,只争朝夕,久久为功,巴州旅游化蛹为蝶的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巴音郭楞日报社©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 65-0015| 邮发代号:57-45| 投稿平台:xjbyglr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