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2025年09月09日

巴州团委“石榴籽爱国防”融情研学营:

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国防情怀

  八月二十九日,参加焉耆县“石榴籽爱国防”少年警校研学营的孩子们走进消防救援站参观学习。通讯员 王雨露 摄

  本报库尔勒9月8日讯 (记者 李伶) 如何让国防教育“活”起来?巴州团委给出了新答案。今年8月,全州360余名青少年走进国防教育基地、消防救援站、红色展馆等地,在9期“石榴籽爱国防”融情研学营中,把国防知识从课本搬进现实,让担当精神在实践中萌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第九次少代会精神,巴州团委积极探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融合路径。8月15日至31日,巴州团委组织八县一市360余名青少年开展“石榴籽爱国防”融情研学营活动。针对青少年对沉浸式体验学习的需求,融情研学营充分整合红色教育资源、军事教育基地和文化场馆,设计了“理论学习+实践体验”的研学课程。

  在博湖县“石榴籽爱国防”少年警校研学营现场,35名少先队员围在教官身边,眼睛紧紧盯着灭火器。

  “提、拔、握、压,记住这个步骤!”随着教官一声令下,少年们轮流上前,对准模拟火点按下手柄,白色粉末喷涌而出。孩子们在实操中深刻理解“安全守护”的责任。

  这是巴州团委构建“全域联动”研学新生态的缩影——通过调动州域内各级少年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组织青少年参观国防教育基地、消防队、交警队等,让大家实地感受军、警、民一家亲。其中,库尔勒市石化大道消防救援站定期向少先队员开放,提供专业消防知识培训。

  课程设置上,研学活动打造“融合理念”特色教学体系。走进马兰军博园,和硕县、博湖县、焉耆县的120余名少先队员在历史文物前驻足,认真听“红领巾讲解员”讲述革命故事,汲取“马兰精神”的力量。此外,少先队员们还走进少年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等,在互动中了解新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魅力。

  研学活动中,教官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情景化教学,围绕边境安全、校园安全、网络安全等高频场景设计互动环节,引导青少年掌握国防常识与自我保护方法。装备实训环节则将防暴盾牌、警用无人机、VR国防模拟系统等专业装备转化为教学载体,让青少年直观感受国防装备的科技力量。

  “石榴籽爱国防”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研学活动,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实践。

  巴州团委负责同志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持续深化活动内涵、拓展覆盖范围,让活动从“一日研学”升级为“长效育人”,持续擦亮青少年国防教育特色品牌。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巴音郭楞日报社©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 65-0015| 邮发代号:57-45| 投稿平台:xjbyglr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