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骆驼刺草。它深深扎根于荒漠与戈壁中,无畏风沙,不惧干旱,顽强生长。同样,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如骆驼刺草般的人,他们怀揣救死扶伤的赤诚与梦想,投身于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河北医疗援疆专家、铁门关市人民医院手麻科主治医师梁焕利就是这样一位如骆驼刺草的人,履职尽责、扎根奉献,用执着与真情为荒漠与戈壁“增添绿色”。
医疗帮扶情意深 一片丹心献边疆
2023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一科主治医师梁焕利积极响应号召,来到新疆铁门关市人民医院手麻科开展医疗援疆工作。面对科室麻醉人员短缺的状况,她迅速承担起科室的临床工作,防止因人员不足而限制手术安排,确保患者治疗的及时性,全力守护患者安全,使其舒适地度过围术期。无论是协助其他科室进行急诊抢救,还是开展手术室外的无痛诊疗,她总是冲锋在前,注重传帮带,使年轻的医者少走弯路、更早成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对于每一位手术需要麻醉的患者,她都会进行细致的术前访视,全面评估病情,因症施策,制定个性化、安全舒适的麻醉方案。梁焕利说:“患者信任医生护士,才会将生命健康托付于我们。因此,不能辜负每一位患者和家属。”开展援疆工作至今,梁焕利已为铁门关市人民医院完成全身麻醉140余例,静脉全麻用于内镜诊疗及妇产科手术160余例,椎管内麻醉100余例,神经阻滞麻醉80余例。她充分发挥复合麻醉、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的优势,减少全麻药用量,维持循环稳定,大幅降低风险,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在梁焕利看来,责任心是医生的慧眼,不同的麻醉药品、麻醉方式、麻醉设备则是武器和工具。她始终将患者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苦练扎实基本功,认真完成每日的麻醉工作,践行医者担当。她坚信行动胜于言语,以身作则,协助科室为铁门关市人民医院打造一支不会离开的麻醉专业团队。
坚持原则重细节 倾心助力为患者
2023年11月6日深夜,一名29岁男青年因车祸入院。经急诊科、外科医师及时检查会诊,诊断为创伤性脾破裂、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双肺挫伤、左肾被膜血肿等。梁焕利第一时间了解患者情况,精心做好术前准备。因患者持续出血,病情危急,全体医护人员团结协作,经过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补液输血、桡动脉穿刺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全麻插管等一系列操作,在梁焕利的全力护航下,外科医师顺利完成开腹探查术,及时切除破裂的脾脏。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苏醒拔管后经过治疗,最终平安出院。
2024年2月24日,一名82 岁老奶奶因行走时不慎摔倒,致丘脑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梗阻性脑积水入院。患者意识模糊,言语不利,伴有吸入性肺炎、应激性溃疡、高血压2级,病情不断恶化,急需行脑室钻孔引流术。鉴于手术时间短、患者心肺功能差、局麻阻滞不完善、全麻术后难以拔管等情况,手麻科经过全面协商讨论后,为患者实施了基础麻醉复合头皮神经阻滞,并进行严格的术中管理,麻醉效果良好,患者术后意识逐渐恢复。
9月初,铁门关市85岁的王奶奶因从台阶坠落致“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行右侧股骨头置换术。梁焕利仔细研读病历,参考各项化验检查结果后,来到王奶奶病床前进行全面查体。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她决定采用椎管内麻醉复合髂筋膜阻滞的麻醉方案。王奶奶感慨道:“你们远道而来为我们看病,实在不易,谢谢你!”此刻,梁焕利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患者的理解和认可,正是对援疆医生精神的补给和前进的动力。
笃行不怠守初心 谦虚敬业获认可
在多次紧急情况下,梁焕利展现出了精湛的医术。如在抢救呼吸、心脏骤停患者的过程中,她迅速赶到急诊科,积极参与抢救。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冷静的判断,与其他援疆专家一起,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抢救措施,成功地挽救了多名患者的生命。这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敢于担当的精神,不仅体现了她的医术水平,更体现了她对患者生命的高度负责。
手术出院的患者吴女士在给梁焕利的感谢信中写道:“我是一名刚刚经历了大手术的患者,在我康复之际,写下这封感谢信,表达我对你们的深深感激之情。在手术前,我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给手术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但是,您在术前对我的身体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让我对手术充满了信心。手术当天,您早早地来到了手术室,认真地准备着各种麻醉设备和药品,为手术做足保障工作。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我没有任何的意识,也没有感受到任何的痛苦。当我醒来时,手术已经结束了,我感觉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任何的不适,这都离不开您的精湛医术和精心照料。我深知,一台成功的手术离不开主刀医生的精湛技术,更离不开麻醉医师的默默付出。感谢梁焕利医生,让我能够重新拥抱健康的生活!”
援疆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气候环境的不适应、生活习惯的差异等。但梁焕利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而是选择了坚守。她克服了身体上的不适和生活上的不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无论是在严寒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她都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梁焕利深知,援疆工作不仅仅是为患者治疗,更重要的是要为当地培养一支不会离开的医疗队伍。为此,她积极开展传帮带工作,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医生。通过举办培训讲座、临床指导等方式,提高当地医生的麻醉技术水平,为铁门关市人民医院手麻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一株骆驼刺草,意味着拥有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在援疆的道路上,梁焕利从不退缩,她不忘初心,战胜各种困难,用无私的奉献和深厚的情怀,将这里当作第二故乡,俯下身子倾心援疆,为铁门关市各族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沉下心来带队伍,做技术传帮带的“排头兵”;用扎实的手麻技能和专业能力,擦亮“医疗援疆”名片,为铁门关市各族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文/杜炳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