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社会 2025年04月10日

以超声之“眼”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记河北援疆专家、铁门关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刘莎

  近日,刘莎在为患者做超声检查。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每日清晨,都会有一个干练的身影伴着微风,提前步入铁门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室,开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她,就是河北援疆专家、铁门关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刘莎。去年10月,她响应援疆号召,带着精湛的医术与满腔热忱,来到铁门关市人民医院,开启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

  她擅长腹部、心脏、血管、浅表器官及肌肉骨骼等超声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断,亦擅长肾脏穿刺活检等多种操作的超声引导及肝纤维化无创诊断。在她精准诊断的帮助下,很多患者得以康复。她的事迹也正如这四月绽放的梨花,不争春色却自芳华。

  以超声之“眼”解患者之疑

  超声是临床医师的另一只“眼睛”。作为一名在超声医学科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刘莎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艺以及在内科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以超声之“眼”洞察病灶,以仁心仁术处理疑难杂症,她的诊断结果也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日前,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来医院就诊,临床医师初步考虑其病症为泌尿系结石或阑尾炎,遂开具泌尿系和阑尾超声检查。刘莎在仔细检查过程中,未见明显异常征象。面对这一情况,她并未轻易下结论,而是本着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重新审视患者的病情。她一边安抚患者,一边询问患者过往病史,了解患者当前病情。在她细致的问诊和针对性复查后,患者最终被诊断为右侧腹股沟疝,这一精准诊断为患者后续治疗赢得最佳时机。

  以匠心之术打造过硬专业团队

  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团队是每位医疗援疆人的初衷和目标,刘莎也不例外。她突破传统单向授课模式,创新开展“现场超声教学+典型病例探讨+超声诊疗分享”的三维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对初级医师强化基础技能训练,对骨干医师则侧重疑难病例分析,帮助科室内的团队成员成长进步。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医院超声医学科已从单纯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有”阶段,稳步迈向追求精准诊断、优质服务的“优”台阶。

  此外,为更好地适应医院发展需要,刘莎在院内引入肌骨超声技术,显著提升医院对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能力。肌骨超声技术凭借其无创、实时、动态成像的优势,可清晰显示肌肉、肌腱、韧带、神经及关节等结构的细微病变,适用于运动损伤、风湿免疫性疾病以及周围神经卡压等常见病的诊断。在她“手把手”的指导下,科室已准确诊断过腕关节滑膜病变、尺神经卡压性病变、桡神经损伤、足底跖筋膜炎、下肢肌腱损伤、肌肉撕裂等多种疾病,有效缓解了当地患者因肌骨疾病往返就诊的不便。如今,“肌骨超声”已成为铁门关市人民医院又一大特色。

  以仁爱之心办群众之需

  “援疆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医院,更要走出诊室、走进基层,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广大职工群众。”这是刘莎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当医院组织开展义诊进团场、进社区、进养老院等活动时,她都积极报名参加;每一次的外出义诊,她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职工群众普及超声检查在疾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并通过生动的案例让他们明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切实提升了基层职工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义诊中,她也总能耐心地为职工群众解答健康疑问,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面对高血压患者,她会用通俗的语言讲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形象说明高血压的分级标准及其对应的健康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她也会结合当地饮食习惯,给出具体的饮食建议,比如如何合理搭配主食与蔬菜,生活中的哪些美食需要控制食用等。这种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健康指导的方式,让基层职工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真正惠及广大职工群众。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不觉间援疆工作即将过半,她的热情始终不减,“我将一如既往地走好援疆的后半段路,让援疆人的每一份光热都化作守护边疆人民健康的坚实力量。”刘莎说。

  (文、图/李帅斌)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巴音郭楞日报社©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 65-0015| 邮发代号:57-45| 投稿平台:xjbyglrb@163.com